新闻动态

【西学中人说中医】赵双俏: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来源:时间:2024-04-02






开栏的话: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是当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西学中”人员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报开设“西学中人说中医”栏目,邀请“西学中”人代表,结合自己从西医到中医的思维转变,谈个人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热点话题的观点与看法。



通过第二批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的学习,我深入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和治疗方法,让我对中医药学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具有“西学中”经历的中医药工作者,我既有西医的学术背景,又经历了“西学中”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一特殊经历使我得以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出发,深入体会和比较中西医之间的差异与融合,进而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深刻体验到了从西医到中医的思维转变,给疾病治疗打开了新思路,也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将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源泉。

从西医到中医的思维转变及其启示

在接触中医之前,我深受西医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以还原论和实证主义为指导,将人体视为一个由各个独立部分组成的机器,通过局部的分析和干预来解决问题。然而,随着对中医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中医思维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医看来,疾病不是孤立的,而是人体内部环境失衡和外部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因此,中医治疗不仅关注病症本身,更重视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这种思维转变使我深刻认识到,中西医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这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西医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地认识疾病的视角,而西医的精准诊断和针对性治疗也为中医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和支持。

通过这次系统学习,我逐渐认识到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及独到之处,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注重从宏观层面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性和优势所在。

在学习中医前,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采用性激素治疗,患者由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深入学习中医“肾主生殖”“脾主运化”“肥人多痰湿”等理论,我抓住“脾肾两虚,痰瘀互结”的病机,结合周期序贯疗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很多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顺利怀孕生子。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良性疾病,同时具有“增生、浸润、转移、复发”等恶性特质,中医用个性化治疗,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虚血瘀型,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气血亏虚、肾气亏虚有关,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性化治疗,明确的临床疗效获得患者的一致认可,让我在感慨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思考和传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学好中医的决心。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要与现代科技广泛融合

在传承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医药经典理论的梳理和研究,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同时,还应注重对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和中药制剂技术的保护和传承,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创新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研究、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等手段,深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我们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中医药的临床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依据。

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两者在结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找到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共通点,实现有效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键问题。其次,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高水平的医生队伍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但是具备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的医生数量仍相对较少,且相关医疗设备和技术尚不完善,这制约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再次,患者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对中医药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其疗效缓慢或不可靠。因此,加强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普宣传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基石。

加强中药材种植与采收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立,推行规范化种植和采收技术,确保中药材的来源和质量可控。同时,加强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采挖和滥采滥挖行为,保护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对中药材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三是全面推广中药材现代加工技术。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对中药材进行精细加工和炮制,提高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利用率。同时,加强中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推动中药材炮制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与标准化。中药现代化与标准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中药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相关文章